個人身份信息保護行為準則認證簡介
1、背景介紹
近年,隨著互聯網經濟、互聯網社交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系統和平臺收集個人信息并對個人信息進行存儲、處理,甚至交換。個人信息的非法收集、泄露、濫用等已經成為社會性關注的焦點問題,個人權益嚴重受損情況屢見不鮮,甚至出現了很多與個人信息濫用有關的 違法犯罪活動。
因此,如何在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和大數據利用之間達成平衡,這已成為新經濟時代重要的命題。在信息化、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個人信息和隱私權保護面臨了諸多困難和挑戰。種種合規性的需求,促進了個人隱私標準的發展。
ISO/IEC 29151標準,是國際通行的個人身份信息保護指南,充分控制個人身份信息(PII)相關的風險,適用于任何對隱私保護有需求的組織,對開展個人身份信息保護提供了一個廣泛的指南。
2、認證價值
本標準針對我國IT技術高速發展中個人信息安全面臨的安全問題,以保護個人信息為核心,規范個人信息收集、存儲、處理、使用和披露等各個環節中數據操作的相關行為,進一步加強對個人可識別身份信息風險,進行準確評估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業務流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IT運營過程中的個人可識別身份信息風險,旨在遏制個人信息濫用亂象,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戶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3、適用范圍
適用于所有類型和規模的作為PII控制者的組織,包括處理PII的公共和私營公司、政府機構和非盈利組織。
4、標準簡介
ISO/IEC 29151:2017是通用的個人隱私保護標準,基于ISO/IEC 27002的各個域中加入了PII的事實指南,同時引入了ISO/IEC 29100十一大隱私保護原則。標準涵蓋26個控制域,181條控制措施,充分控制個人身份信息(PII)相關的風險和滿足影響評估所確定的要求。主體部分在ISO/IEC 27002的24個控制域基礎上附加36項保護PII的實施指南;附錄部分新增12個控制域,包含30項保護PII的實施指南。
5、ISO/IEC 27701與 ISO/IEC 29151標準的區別和聯系
ISO/IEC 27701基于ISO/IEC 27001和ISO/IEC 27002的各個領域,分別對個人可識別信息控制者和個人可識別信息處理者進行規范和指導,ISO/IEC 29151則是個人身份信息保護的實踐指南,它主要是基于ISO/IEC 27002的各個域中加入了PII的事實指南,并引入了ISO/IEC 29100十一大隱私保護原則,可以說ISO/IEC 27701和ISO/IEC 29151都是ISO/IEC 29100的細化體現,ISO/IEC 27701滿足了ISO/IEC 29151的要求,并且從體系角度給予了充分的展示與要求。
區別一:結構不同
ISO/IEC 27701是ISO/IEC 27001和ISO/IEC 27002在隱私方面的擴展,并為隱私保護提供了除ISO/IEC 27001和ISO/IEC 27002之外的額外指導。
ISO/IEC 29151描述了可被普遍接受的個人可識別身份信息(PII)安全控制措施和風險處理指南,該標準基于ISO/IEC 27002的基本結構,將ISO/IEC 29100中的隱私原則予以對應,形成使用且針對性強的PII保護措施,供組織使用。
區別二:側重點不同
ISO/IEC 27701是ISO/IEC 27001和ISO/IEC 27002的延伸,側重于隱私信息安全管理。
ISO/IEC 29151是個人信息保護的行為準則、是個人身份信息保護的實踐指南,側重于隱私技術。
區別三:組織如何選擇
ISO/IEC 27701是基于ISO/IEC 27000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準族,適用于所有類型和規模的組織,包括公共和私營公司、政府機構和非盈利組織,他們是在ISMS中處理PII的控制者或處理者。ISO/IEC 29151是基于ISO/IEC 29100信息技術—安全技術—保密框架標準族,適用于所有類型和規模的作為PII控制者的組織,包括處理PII的公共和私營公司、政府機構和非盈利組織。
兩者存在的差異使得ISO/IEC 27701認證和ISO/IEC 29151認證不可相互替換,組織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ISO/IEC 27701和ISO/IEC 29151均作為隱私方面的標準相互補充,此外,ISO/IEC 27701附錄中與ISO/IEC 29151進行了映射,并且加上如何應用此標準的說明,對于想要整合多項標準的組織而言有著非常好的參考意義。